春夏之交,夏都西宁风光无限,此时正值城北区大堡子镇陶北村“431”项目基地种植鲜花除草农忙时,“平时大家外出打工都不在家,能不能趁大家集中在地里劳作的机会,来给我们讲讲法律?”陶北村党支部向国家法官学院青海分院党支部发出了邀请。5月27日青海分院邀请大堡子法庭庭长及法官奔赴陶北村开展普法宣传和交流。在村民休息时,法官们深入田间地头,近距离同村民开展交流,宣讲民法典知识。“干完活拖欠工资怎么办?”“夫妻吵架丈夫动手打我该怎么办?”“我把钱借出去很多年还能要回来吗?”针对村民提出的问题,大堡子法庭庭长刘立结合自身多年的办案经历及大堡子辖区的部分真实案例,用 “乡音土话”,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从婚姻家庭、民间借贷、子女抚养等方面详细讲解相关法律知识,指导村民如何留存证据,以及遇到家庭暴力应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并向村民耐心讲解法律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同时大堡子法庭法官留下了求助热线电话,叮嘱村民解决不了的事情一定不能冲动,要主动寻求专业的法律援助,依法办事才能更好的维护自身权益。
陶北村是青海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先行村”,有较先进的集体经济农旅结合产业布局,有绿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云谷川印象小镇特色产业园区,集体产业逐步从零散到统一公司化运营转变。各种新的经济主体生根发芽,村民们在逐步适应新生活的同时也面临愈来愈多的矛盾纠纷、利益冲突。
三年前,青海分院党支部与陶北村党支部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旨在加强相互间的党建交流、资源共享和经验互通,面对陶北村建设的新形势、新发展,依托法院教育培训主阵地开展“党建+法治服务”新模式,积极协调、上下联动,邀请省法院立案庭、城北区法院大堡子法庭就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邻里之间、家庭成员关系、劳务纠纷、合同纠纷等问题开展上门法治宣讲,积极推动基层法庭作为诉源治理的“连接点”“辐射点”和“带动点”的作用,联合基层派出法庭赴村民活动、劳作场所,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了解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矛盾集中点,进行纠纷排查、预防和调处,结合宣讲民法典,提升老百姓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能力。通过践行“枫桥经验”,有效开展诉源治理,助推新农村治理新格局。
年初在全省法院院长会议上,张泽军院长讲话要求全省法院必须坚持“抓前端、治末病”,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把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青海分院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在同陶北村党支部开展联合党建活动中积极探索“党建+法治服务”新模式,依托法院教育培训主阵地,联合基层法庭践行“枫桥经验”,将诉源治理延伸至田间地头,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
下一步青海分院将继续发挥联建支部党建共建优势,邀请区法院和派出法庭以法治宣讲进乡村、巡回审判进村社的方式,深入乡镇农村,主动了解群众的法律需求,将诉源治理延伸至田间地头,通过与群众面对面的法治宣传活动,将法律“硬道理”变为“家常话”,真正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力量和温度。引导群众形成良好法治意识,与陶北村党支部协同打造“司法小镇、无讼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