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官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院校联合培养青年法治人才项目如何开展?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举办
2023年秋季联合培养青年法治人才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1-26 20:21:54 打印 字号: | |


人才是第一资源。答好新时代新征程上支撑和服务审判工作现代化的重要考题,优质法治人才培养是重要一环。1月18日,参加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2023年秋季联合培养青年法治人才项目的九名学生与指导老师们围坐一起,畅谈联合培养期间心得体会,交流联合培养期间收获感触。国家法官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院长李成玉参加座谈。

“我逐渐意识到本次实习就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好准备”“理论认识来源于实践,从唯书到唯实的转变过程中形成的思考将伴随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生涯”“要尝试更多象牙塔之外的景色,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在真抓实干上见成效,做一名对法学实践有更深理解的法学生”“我会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奋进姿态勇担使命,为法治建设作出贡献”“我会怀揣着对中国司法事业的热爱,将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深深熔铸进公平正义法治理想的广阔和丰盈之中,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增添一抹鲜亮,点亮一束微光”......总结会上,各位联合培养学生作了交流发言。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与相关院校通力合作,深度开展青年法治人才培养项目,截止目前,共计培养来自复旦大学、湖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四家学校共计113名博士生与硕士生。

通过座谈,大家交流凝聚了三个方面深刻感受

法治人才的培养“政治”是根本。青年人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提升青年法治人才的政治素养必须作为联合培养法治人才项目的基础任务紧抓落实。法治人才培养项目作为推动法治建设的重要载体,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增强自身理论武装能力,以青年法治人才培养项目常态化推进全体青年法治人才的理论学习能力提升。

法治人才的培养“精神”是关键。青年法治人才培养项目要通过培养计划和培养模式的设置,着力提升青年法治人才的家园情怀、民族情怀、爱国情怀,引领全体青年法治人才在中华民族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力量、吸收养分,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之中,持续锻造全体青年法治人才的赤子之心。

法治人才培养的“品德”是基础。青年法治人才培养项目是一项“修心”工程,要着重对青年法治人才思想品德的提升。在长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中,涵养青年法治人才爱岗敬业、奋发进取的品格,教育引导全体联合培养学生始终站在祖国和人民的角度汇聚精神力量,坚定法治自信,以实际行动深刻践行良法善治,唱响新时代奋发有为的青春之歌。

面对未来,对联合培养青年法治人才,大家提出希望:

一是永葆学习劲头。学习无止境,实践也无止境。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永葆主动学习、自我革命的进取之心,拿出水滴穿石、永不懈怠的劲头,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将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精神追求。

二是争做有志青年。立足新未来,青年勇前行。希望大家行可为之事,成有为之志,始终保持斗争精神、思辨精神,以发奋创新之力,敢于担当,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者、见证者、亲临者。

三是不断增强本领。青年人既要有“铁肩膀”,也要有“真本领。希望大家学会和善于运用政治智慧、法治智慧推动实现法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统一,力争“全”“专”结合,成为跨界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四是始终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底线是每个人内心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希望大家要知敬畏、存戒惧、明底线,始终强化纪律规矩,时刻将筑牢底线意识作为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坚决不“踩红线”,不“闯红灯”,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李晓民主持座谈会。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雷鸿、胡田野、王晓芳,纪委书记郑汝军,指导教师代表及第六批联合培养青年法治人才参加座谈。

 

 文:朱琳图:王怡禾


 

责任编辑:国家法官学院办公室

国家法官学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