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梁家河村的路上,听着讲解老师详细的解说,我的脑海中仿佛闪过了一幕幕梁家河人民挖沼气池、修梯田排子、打水坠坝的劳动场景。年轻的后生们扑满灰尘的脸上流淌下汗珠,老人们爬满皱纹的脸上露出笑容,孩子们迎着新时代茁壮成长,这里孕育着希望,这里窖藏着信念。这里是我们可亲可敬的习近平总书记下乡知青的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一个依山而建的村落,一个多年前以“贫困”与“落后”为代名词的村落。
匆匆一日的参观,让我对梁家河村有了超越书本上的认识,让我有了“真荒、真冷、真土、真想、真干、真情”的所见所想。
“真荒、真冷、真土”
多年以前,梁家河村本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村落,虽说在公社的所在地,属于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那种村子,但当时一不通公路,二不通电,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1969年,北京的知识青年搭乘知青专列,从北京驶往陕北,一天一夜后,抵达陕西铜川站,然后换乘汽车,穿越黄土高原上的千丘万壑,北京知青到延安后,被分配到距离延安80公里左右的延川县,最后,到了文安驿镇。从那一刻起,不到16岁的习近平在那个叫梁家河村的地方开始了他的7年知青插队岁月。
我们坐着电瓶车进村儿的时候,看着山上的雪,我感慨着这里路边的树好艰苦,它们要固土,它们要禁得住寒风和黄土,它们的责任使命好大。“初到土窑洞,雷平生以母亲的经验,抢了炕头睡觉,可是褥子被烤黄。”在书里看到这样的故事,我不禁一笑。可是当我真正在梁家河村中时,在他们所住的窑洞里,虽然我们所看到的已经是翻新过后的建筑,仍然有凛冽的寒风袭来,摸着自己冰凉的红鼻头,让我不再想笑,而是感慨着那时候16、17岁的孩子们是如何扛过这刺骨的寒风呢?
村里虽然修了很多柏油马路,方便村民出行,但是在参观“知青故居”时,一阵风来袭,空气中满是黄土。我们虽然戴着口罩,仍然能闻见黄土的味道,被眯住了眼睛。途中我看到了“路遥纪念馆”,年幼的路遥被父亲过继给远在百里外的延川县城关乡郭家沟村的大伯王玉德为子,开始了路遥和延川县的缘分。想起了《平凡的世界》,想起了在土窑洞旁的娃娃们,想起了形容黄土漫天的描述,甚至连自己的呼吸都是黄土气息。
“真想、真干、真情”
“白天劳动,晚上看书”,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插队时携带的一个小箱子,当时把迎接知青的村民累得够呛,后来才知道那个小箱子里都是书,都是他的精神食粮。
习近平总书记看到四川建了沼气池,就去四川学习,不像是其他地方的人去四川只是参观沼气池,他们是真的用了最少的时间学习了不同沼气池的建设方法,找到了符合梁家河情况的方法。“梁家河没有石头,就到沟里挖很深挖出石头,没有沙子石灰,就去很远的地方一袋一袋扛回来。”讲解老师这样介绍的时候,真是让我动容,要有多么坚定的信念去改变贫困,才能做到如此之壮举呢?
梁家河的村民对知青们的照顾,真是把他们当成自己家的孩子一样,都是紧着黄馍馍给知青们,自己吃的却是不抗饿的。知青们也融入群众,不管之前是谁家的孩子,不管之前有什么样的美好生活,在梁家河村都是农民,都是梁家河的孩子。把热血洒在田间地头,把知识用在村里的建设中。我觉得,村民们和知青们的关系就像是新婚夫妇一样,互相照顾,互相进步,一方推使着一方,双方都过上好的生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离开梁家河后写给村民们的两封信、写给春阳和保雄的两封信中,洋溢着习近平对梁家河发展向好的喜悦,逐字逐句都是叮嘱,字里行间都是关心。
走出校门步入工作岗位的我,这次参观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六真”的所见所想,让我更为敬佩习近平总书记,让我更为自豪我们拥有一位这样的领导人,让我更为有信念实现我们的伟大梦想。
作者:李 楠